冰箱外壳带电或绕组短路导致烧毁电动机。
目前有不少的维修单位和个体修理部,在修理中普遍采用给制冷系统加入3—5毫升的甲醇去处理水分,防止“冰堵”(甲醇的凝固点温度为-97.73℃,它能与水混合。当它与水混合后,凝固点比水低很多)。但甲醇会直接腐蚀铝质零部件,同时又会与水、油、制冷剂反应成甲酸,对制冷系统有较强的腐蚀作用。虽然表面上看来制冷正常,但却给冰箱带来无穷后患,加快故障的形成,这种做法无凝会给用户造成更大损失。
下面介绍的两次过滤法,能彻底清除制冷系统中残余水分,具体做法见附图,在蒸发器与毛细管之间增加一个带有干燥剂的过滤器。这种做法的优越性有两点:

1.当制冷系统中含水量已造成蒸发器一端的毛细管“冰堵”时(这时会出现不停}几故障)冰箱不再制冷。“冰堵”处的温度上升,小冰粒慢慢溶化,当小冰粒凝固在毛细管壁上的力小于高压端制冷剂的压力时,冰粒即被冲入干燥剂中,很快被吸收,“冰堵”彻底解除。出现“冰堵”后可用热敷法缩短“冰堵”的时间。
2.当制冷系统中的含水量少到不能使冰箱完全“冰堵”时,并且水分从一些物质如电动机上的绝缘物、冷冻油及压缩机上各垫子中慢慢释放出来,则逐渐也会被干燥剂完全吸收,防止再次进入蒸发器及主机缸中。
实践证明,第二次干燥过滤器比第一次过滤器吸水效果好,因为第一次干燥过滤器只能从气体中吸取少量水分;而在毛细管的出口端,含水气体几乎全部被冷凝成冰.溶化后全部被第二次干燥过滤器吸收。
在不少被修理过后的冰箱中,虽然在冬天或环境温度低时.不出现“冰堵”,但到夏季则会出现冰堵。这是因为干燥剂在不同的温度时,同质、同量的干燥剂所能吸收或保持的水分不同而引起的。由于散热器上的温度比蒸发器的温度高很多,特别在夏季有的冰箱散热器尾部温度可达30~40度,这将大大降低干燥剂的吸水性能,甚至在冬天被吸收的水分又释放一部分出来,于是造成“冰堵”。可见第一次干燥过滤只能较好地完成过滤渣污的任务,而吸水性能远不如第二次干燥过滤器,这已由实践证明及水分在制冷系统中的不同存在形式所决定。这一措施在不同的制冷设备上,如电冰箱、空调及开式冰柜上使用,均获得成功。
使用注意事项:
这一措施是为了更有效、匿彻底地清除制冷系统内的残余水分,但不可在组装或修理中降低各项质量标准。否则任何革新无意义。例如:当蒸发器泄漏较多制冷剂后,冰箱在工作时蒸发器将出现负压,外部的水将大量进入系统中,所以除了将各种部件解体放入烤箱烘烤外,也可用下述简法处理:
(1)将蒸发器修复后对整个制冷系统必须进行较严格的烘烤去湿处理,可分别将各部件拆下,放入烤箱烘烤。
(2)对无上述大量水分进入制冷系统的冰箱,可对各部件如散热器、蒸发器进行加热抽空法处理。
(3)两只干燥过滤器在装入已去湿的制冷系统前,必须事先也进行干燥处理.处理后的过滤器要保存在干燥的设备中。家电维修国产彩电维修案例